首页 > 发展 > 正文

天天看热讯:初中家长会班主任5点忠告

2023-05-29 17:47:21   来源:育儿成长法  

家长会上,资深初中班主任给出的5点忠告,值得所有家长好好看看。

1.那些觉得初中可以完全放手的家长,一定要慎重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初中孩子进入叛逆期,很多孩子是不自律的。 除非小学高年级已经培养好了孩子的自学能力,孩子特别自律,父母可以完全放手。

认识一个学霸,小学三年级后父母几乎就放手了。孩子进入初中后,平时学习,考前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,自己的安排,可以说学习完全不需要家长督促。

但是多数孩子,父母还不能完全放手,虽然有时孩子口头上不和父母顶嘴,但是父母说的什么他们是“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”。

还有的孩子习惯抄作业,不主动学习,不主动写作业。

你问孩子作业写完了吗,他的回答永远都是“写完啦”“不用管了”。

初中阶段,家长还需要监督以下内容:

①孩子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;

②每次小测试情况;

③课本笔记和错题总结。

有些家长可能会说,不是不想管,是根本管不了!

有时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确实束手无策,如果亲子关系很紧张,孩子怎么说都不听,开始摆烂,家长管都管不了,那么证明从一开始家长就没做好,到初中想起来想抓了,说实话确实有点晚了。

此时需要做的是多陪伴孩子,少说话,尽量控制住自己不批评唠叨孩子,特别是当着其他人的面更不要贬低孩子,否则,孩子真的会摆烂 。要知道初中孩子自尊心很强的。

2.初中的好成绩靠的是习惯和坚持。

小学成绩好主要是听话,听话的孩子成绩好。高中成绩好,聪明加上方法。

而初中成绩好,主要是方法好,初中不靠天赋, 靠的是习惯和坚持 。

哪些习惯?听讲、作业、错题、积累;坚持不只是孩子的坚持,更需要家长在陪伴上的坚持。

学习好最大的秘诀之一是持之以恒的坚持,家长真正做到言传身教。

身边认识的一个学霸妈妈,女儿考上省重点高中 ,妈妈说,孩子出生她就开始写日记,记录成长和反思。

孩子小学的时候她踩过坑,因为手把手教孩子,孩子独立学习能力不强,初中了孩子不会自主学习,妈妈及时调整教育方法,学习方法。

为解决孩子青春期问题妈妈还钻研教育心理学,看青春期有关的书籍,可以说,初中三年没感到孩子怎么叛逆,最后孩子顺利考上了省重点高中。

家长的坚持、耐心陪伴和教育真的太重要了。

3.突出优势学科,弥补弱势学科。

能够在班级排名前10的孩子,说明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。

但是想要在年级中排名前10, 就需要突出优势学科,弥补弱势学科。

多次考试,孩子很清楚自己的优势科目,对于优势科目应该继续保持, 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细节, 在考试中尽可能地避免扣分。

对于弱势学科就要认真分析 有哪些知识点存在遗漏, 及时对这些薄弱点进行查漏补缺。

要提高薄弱学科,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回归课本, 课本即基础,把课本搞懂、搞透,再适当刷刷题,然后把错题整理起来,定期复盘,这样才能迅速提高成绩。

有薄弱学科,如果不补上来,真的会让你与高中无缘。

从多年的教育经验来看,凡是综合成绩排名高的学生, 几乎没有短板,各科成绩都优异。

初一小四门偏弱但主科很强的,家长要多鼓励,这种娃初二容易逆袭。初一小四门很强但主科偏弱的,家长要多警惕,这种娃初二容易掉队。

4.手机管理的重要性。

初中生一旦沉溺手机,肯定与高中无缘了。见过太多的初中孩子,因为玩手机成绩下滑,被手机毁掉,或者沉溺手机家长管理方法不当,亲子关系恶化。

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,完全禁止也不现实,孩子进入初中,学习的知识越来越丰富,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,学习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。

这个时候通过短暂的游戏、玩手机来放松一下心情,是完全可以理解的。 但是绝对不要让游戏、电视占用孩子过多的时间,否则会不仅孩子成绩下滑,还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、心理健康。

所以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手机,孩子上学一定不要带手机,写作业尽量不拿手机查答案。

如果孩子喜欢玩手机,已经对学习、生活造成了影响,家长一定要合理的方法解决孩子玩手机的问题。

不少家长简单粗暴地禁止孩子玩手机、或者直接没收手机,亲子关系恶化,孩子不玩手机,但也不学习,所以要 从最根本的家庭教育入手 , 让父母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手机、善用手机,摆脱手机成瘾,真正成为手机的主人。

5.体育锻炼不可忽视。

孩子的体能、好的身体素质不是短时间就能练出来的,跑步、引体向上都要练起来,不仅仅是为了中考体育,更重要的是孩子有个好身体,好身体是孩子安稳学习的保障。

特别是到了高中,学习压力大,身体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
家里有小学生、初中生的,家长好好看看,不要踩坑了。

(图片源自网络,侵删)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www.caikuang.zuojing.com 版权所有
网站备案号:豫ICP备20009784号-11
邮箱:85 18 07 48 3@qq.com